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呎碼選擇

先前經驗購買機能衣褲這類產品最大的困擾就是尺碼的選擇,通常廠商會提供尺碼對照表,若是官方提供的不夠精準,這時選起來就滿頭痛的。加上這類產品常被商家列為是貼身服飾常不給試穿,因此呎碼的選擇往往是最大的困擾。這次在選擇尺碼時照例依照廠商提供尺寸進行選擇,我身高176CM,體重約68KG,腰圍約31,剛好是落在S及M中間,依先前的經驗我會選大一的那個尺碼,一來是偏大還可以接受,若是剛好或是偏小穿了會很憋也會非常不舒服。若是商家不給換或是從國外買回來的只能含淚網拍跳樓大拍賣,看看是否有人願意接手。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剛收到時候覺得尺吋還滿小的,為保險起見,在試穿前先拍幾張平時穿的內褲及機能褲拿來比較一下,一比之下這件運動內著褲是最小的,立馬將比較照片寄給廠商詢問,之後收到廠商說明這種狀況是正常的,在半信半移下進行試穿,結果是ok的,頓時間心中的大石總算是放下了。

 

布料技術

之前常爬山對於登山方面品牌的布料技術較為熟悉,如Lowe Alpine Dryflo技術、TNF VaporWick技術等繁多不及備載,各大廠都有出自己品牌特有排汗技術,相較於田徑場上的運動品牌我就沒研究,若事鞋子的技術還略知一二,如雙A家亞瑟膠及Formotion、M家波浪片等。在拆封前特別注意到一塊吊排上寫著Champion Double Dry,想說來試看看此技術有何特別之處,在收到褲子後於團練前一晚先拿去簡單的清洗後只用手檸乾後就吊陽台上(沒丟洗衣機脫水),經過一個晚上發現已經乾了,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個印象。經過這幾次試後比較下來還真的滿快乾的,除了本身技術外,我想因為穿在身上為緊身設計,布料被身體撐開後,在流汗後也有助於快乾的效果。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實測部份

利用近一個月時間大概有九次穿著內著褲進行跑步訓練及一次11K路跑賽,以下該描述測試距離、溫度及其他補充。

一、五次為個人平時訓練,每次約跑8K,地點在體育場標準跑道,這四次最大差異在溫度,有四次15~18度左右,一次溫度達24度有點悶熱,溫差達到近十度。

 

二、三次團練分別為

      1.圓山河濱慢跑5K,休息後進行4K練習跑,溫度約在17度上下

      2. 在標準長度的體育場進行,溫度約在18度,先慢跑30分鐘,再進行接力式間歇跑,每次衝次跑300公尺後休100公尺後再進行下一輪的訓練,一共進行15圈

      3.在學校跑道進行,溫度約18-19度,進行50分鐘基礎有氧耐力訓練

 

三、11k路跑賽,這場是參加孔聖盃,參加11K組因大會工作人員疏忽讓我們加碼變成21K的距離,起跑溫度約16度,回程約24度

幾次跑下來與一般運動內著褲比較,一般運動內著褲於跑後感覺褲子有很重的濕潤感,還有內褲貼住大腿不適感。機能內著褲比較溼的部份只有跨下週邊,外褲部份水份都集中在胯下及屁股的部份,特別是在天氣悶熱的狀況更可以感受褲子快速排汗所帶來的舒適感覺。再比較運動褲前面就後面部份,運動褲後面部份比較起來濕的程度差不多,前面的部份集中在胯下,其它地方就不太明顯。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下面這一張照片是跑完21K之後褲子前後,溼的部份也跟先前狀況差不多,另外有觀察到跑後穿一整天沒有像有些內褲沒有馬上換下就會有異味。這次原定跑11K後來變成跑21K,在沒有準備下,原本的配速也整個亂掉,不過最擔心的還是在沒有塗凡士林等預防措施狀況下,於路程後半段一直注意有無燒檔的情況,直到跑回會場完成比賽確認無此狀況,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放下,算是非常滿意的部份。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綜合這幾次實地體驗,對於壓縮型內著褲的表現給予高度的肯定。若是想穿機能褲但又非常在意下半身身體曲線的人,可以從此類產品下手,此類產品與一般機能褲來比較算得上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多了一件運動褲在外面,一般人很難看的出來內在美。

另外大家一定有很好奇,壓縮的功能真的有用嗎?我個人認為心裡作用大於實際作用。有時跑累了就轉移一下注意力到大腿經壓縮後感覺踏出去的腳步又變有力,不然有時繞操場跑還真的會有點無聊。不過跑完這一場路跑一直注意至今是第四天,小腿還是有點酸痛,但大腿部份確是沒什麼酸痛感,看來有壓縮型內著褲還是有著穩定肌肉,減少肌肉中乳酸堆積的效用,有"壓"還是有差。
下回上山可以考慮改穿這類內著褲穿上山去縱走,再跟平常穿機能褲當內層褲做比較看看箇中的差別。

 

機能褲與飄飄褲外的選擇-壓縮型內著褲  

 

by 鮪魚爸[章魚6y7m/鮪魚2y9m]

上一則:寒假不上課‧手繪財神DIY 下一則:DIY‧台中氣球博物館